你小時候吃過的「健素糖」嗎?這個外表土黃、有點像仙楂丸,提到就會不小心暴露年齡的「糖果」,吃起來有點甘苦味,除了原味還出了其他口味的版本,直到十幾年前都還相當受到大小朋友的歡迎。
小時候吃的健素糖
背後是幫台灣年省430萬美金的大功臣
你還記得小時候吃過的「健素糖」嗎?這個外表土黃、有點像仙楂丸,提到就會不小心暴露年齡的「糖果」,吃起來有點甘苦味,除了原味還有梅子口味,也有包糖衣的版本,到十幾年前都還相當受到大小朋友的歡迎。
事實上,健素糖雖然是由台糖出品,但它的主原料並不是「糖」,而是「酵母粉」。「酵母」和台糖有什麼關係?又為什麼台糖會生產這麼特別的「糖果」出來?這要回到民國45年的台糖副業歷史說起。
我們先說說糖的製造過程:甘蔗榨汁後煮沸成為糖漿,糖漿經過不斷地結晶,就會產生我們平常吃的砂糖。但糖漿結晶到最後,還是會留下一些無法被結晶的部分,外表是深黑色的黏稠狀,裡面含有雜質、礦物質等成分,我們叫它「糖蜜」。
糖蜜雖然不能再做糖,其實還可以拿來再加工。糖蜜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,所以很適合用來養酵母菌;為了善用糖蜜,台糖於民國46年1月,正式啟用「新營副產加工廠」,生產酵母。
從製糖到加工副產品 台糖曾有世上最大酵母廠
新營副產品加工廠(以下簡稱新副廠)的前身是「鹽水港製糖株式會社」的「新營酒精工場」(民國27年建成),是台糖公司發展副產事業時,第一次接受美援而設立的大規模工廠,因此廠房外觀是相當經典的美式建築風格。
新營副產品加工廠外觀。中央社記者鄧秀璧攝。1957.1.26
新營副產品加工廠外觀。中央社記者李壽康攝。1956.11.24
據說,新副廠是當時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酵母工廠,開工時還是由當時的經濟部長江杓主持開工典禮。其廠內共有五座酵母繁殖槽,每座容量高達200公噸,每天可以生產40公噸的酵母粉。不過生產那麼多酵母要幹嘛呢?難道都用來釀酒還是做麵包嗎?
新營副產品加工廠開工典禮,現場豎立著中美兩國國旗,座無虛席,足見政府對這個加工廠的重視。中央社記者鄧秀璧攝。1957.1.26
新副廠內的酵母繁殖槽。 中央社記者鄧秀璧攝。1957.1.26
正在製作的酵母原物料。 中央社記者鄧秀璧攝。1957.1.26
用酵母做飼料取代大豆餅 台灣養豬業的新篇章
其實,酵母是用來製造「蛋白質飼料」很重要的原料。
別忘了養豬業一直都是台灣農業重要的一支,當時豬農餵給豬隻的飼料多用「大豆餅」,也就是黃豆榨完沙拉油後剩下來的豆渣壓製而成,富含蛋白質、相當營養;然而大豆餅的來源是從國外進口,因此始終是不小的支出。(可參考現今中國大陸仍因美中貿易戰衝擊,不得不減少大豆的進口量的情形)
正在進行乾燥的酵母產品。 中央社記者鄧秀璧攝。1957.1.26
新副廠生產酵母之後,這些酵母每年可再生產24,000公噸給豬吃的蛋白質飼料,替代33,000公噸的大豆餅,等於每年替國家省下430萬美金的大豆餅進口成本(以當時的幣值來算可是不小一筆錢),不僅降低農家養豬的成本,也為台灣的畜牧業開創了新的發展途徑。
酵母經過加工完成的飼料包。中央社記者鄧秀璧攝。1957.1.26
台糖的女工展示飼料產品。中央社記者李壽康攝。1956.11.24
當然,養豬也是民國40年代台糖的大計畫之一,邏輯很簡單:糖蜜生產酵母、加工製作成蛋白質飼料養豬;豬肉可作為台糖的副產品銷售,豬糞可以製作成堆肥、增加土壤的有機肥料,讓甘蔗產量增加,進而增加糖的生產量,然後我們就有更多糖能外銷,而且也有更多糖蜜可以生產酵母⋯⋯環環相扣,毫不浪費資源。
台糖於40年代培育的盤克夏種豬。中央社記者秦炳炎攝。1956.2.8
台糖於40年代飼育的母豬與小豬仔。 中央社記者秦炳炎攝。1956.2.8
除了供應內需外,當時以生產酵母粉及飼料為主的新副廠,其酵母粉產品還外銷到歐、亞、澳洲等十四個國家。至於文章開頭提到的健素糖,則是酵母生產的副產品,在那個物資缺乏的年代,富含營養成分的健素糖,成了小朋友補充營養很好的小零食;一直到近年物質生活大幅進步,健素糖和新副廠才一起跟著時代演進,走入歷史。